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位机构和充电装置,涉及导正接触的技术领域,该复位机构包括骨架、滑轴、弹片和外接件固定座;滑轴固定连接在骨架;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弹片的一端固定在骨架,弹片的与另一端与外接件固定座连接;外接件固定座与滑轴转动连接,外接件固定座可绕滑轴的轴线转动带动弹片发生弹性形变。通过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移动机器人以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充电时由于有位置误差带来的充电不便的技术问题。
公开号:CN214337589U
申请号:CN202023084354.9U
申请日:2020-12-1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肖军
申请人:Beijing Kuangshi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2J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正接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位机构和充电装置。
[n0002] 目前被大量应用在电商、智能工厂等领域的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都采用自动充电方式,充电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充电过程的效率、结构件的寿命和充电安全性。
[n0003] 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在行驶、定位时均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当给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充电时,由于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定位出现一定的误差,会使充电头和充电座对接比较困难,给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充电带来不便。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机构和充电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充电头与充电座出现位置差带来充电不便的技术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位机构,包括:骨架、滑轴、弹片和外接件固定座;滑轴固定连接在骨架;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弹片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骨架,自由端与外接件固定座连接;外接件固定座与滑轴转动连接,外接件固定座可绕滑轴的轴线转动带动弹片发生弹性形变。
[n0006] 进一步的,外接件固定座和弹片分别对应设置在滑轴轴线的相对两侧;复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叉,固定叉的柄端与外接件固定座连接固定,固定叉的叉端与弹片插接。
[n0007] 进一步的,固定叉的叉端包括两个叉片,弹片的自由端滑动插设在两个叉片之间。
[n0008] 进一步的,骨架设在弹片和滑轴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开口,固定叉穿设在开口。
[n0009] 进一步的,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外接件固定座与滑轴滑动连接;复位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滑轴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紧在外接件固定座。
[n0010]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滑轴且与外接件固定座连接固定的第一轴承,沿滑轴的轴线方向,第一轴承设在压缩弹簧与外接件固定座之间,外接件固定座通过第一轴承与压缩弹簧抵紧连接。
[n0011]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还包括与滑轴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座;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压缩弹簧设在第一轴承与第一固定座之间,第一固定座与压缩弹簧抵接固定。
[n0012]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和复位轴承;复位轴承滑动套设在滑轴;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压缩弹簧、第一轴承和复位轴承依次设置;拉伸弹簧一端与骨架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复位轴承连接固定,拉伸弹簧的拉力大于压缩弹簧的压力。
[n0013]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在骨架的限位件120,限位件120将滑轴分隔为供第一轴承滑动的第一区间和供复位轴承滑动的第二区间。
[n0014] 进一步的,拉伸弹簧有两个,两个拉伸弹簧对称设置在滑轴的相对两侧。
[n0015]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座130,第二固定座130与滑轴连接固定,第二固定座130与限位件120一起形成供复位轴承滑动的第二区间。
[n0016]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滑轴且与外接件固定座连接固定的第二轴承230,第二轴承230设在外接件固定座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
[n0017]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头和上述复位机构,充电头安装在复位机构的外接件固定座。
[n001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复位机构和充电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n0019]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位机构和充电装置,包括骨架、滑轴、弹片和外接件固定座;滑轴固定连接在骨架;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弹片的一端固定在骨架,弹片的与另一端与外接件固定座连接;外接件固定座与滑轴转动连接,外接件固定座可绕滑轴的轴线转动带动弹片发生弹性形变。
[n0020] 通过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外接件固定座上的充电座在给与机器人等充电时,由于充电座和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上的充电头存在位置差,外接件固定座会绕滑轴的轴线转动,弹片发生扭转,储存弹性势能;在充电结束后,外接件固定座在弹片的弹力下回归到初始位置,方便下一次的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充电。
[n0021]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由于包含上述的一种复位机构的全部技术特征,因此也具备上述的技术效果。
[n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头与充电座在旋转偏位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头与充电座在直线偏位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的剖面结构图;
[n002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的正视图;
[n002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的三维立体图;
[n0028]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在图1的场景下的仰视图;
[n0029]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在图1的场景下的正视图;
[n0030]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在图2的场景下弹簧处于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n0031]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在图2的场景下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的示意图;
[n003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在图2的场景下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示意图。
[n0033] 图标:100-骨架;110-第一固定座;120-限位件;130-第二固定座;200-滑轴;210-第一轴承;220-复位轴承;230-第二轴承;300-弹片;400-外接件固定座;500-固定叉;600-压缩弹簧;610-拉伸弹簧。
[n0034]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n0035]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37] 此外,“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n0040] 目前被大量应用在电商、智能工厂等领域的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都采用自动充电方式,充电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充电过程的效率、结构件的寿命和充电安全性。
[n0041] 现阶段,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在行驶、定位时均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当执行充电过程时,充电装置上充电头(或充电座)为了适应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充电座(或充电头)的位置,会偏离初始位置。当移动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离开后,充电头会与初始位置存在一定的误差,影响下一次充电装置的正常充电工作。
[n0042] 场景一,如图1所示,充电头安装于充电桩的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构,充电座安装于机器人;充电头为楔形头结构,充电座为楔形口结构。因机器人行驶、定位存在误差,充电过程发生时,充电座与充电头之间存在一定的轴向角度误差,在充电结束后,充电头会偏离初始位置,产生一定的旋转误差。
[n0043] 场景二,如图2所示,充电头安装于充电桩的多自由度、自适应机构,充电座安装于机器人;充电头为楔形头结构,充电座为楔形口结构。因地面不平会导致充电头与充电座存在轴向直线误差,在充电结束后,充电头会偏离初始位置,产生一定的直线误差。
[n0044]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复位机构和充电装置,以缓解以上技术问题。
[n0045] 首先,介绍复位机构通过旋转自适应、复位的具体结构。
[n004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位机构,如图3至图5所示,包括骨架100、滑轴200、弹片300和外接件固定座400;滑轴200固定连接在骨架100;沿滑轴200的轴线方向,弹片300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定在骨架100,自由端与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外接件固定座400与滑轴200转动连接,外接件固定座400可绕滑轴200的轴线转动带动弹片300发生弹性形变。
[n0047] 通过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外接件固定座上的充电座在给与机器人等充电时,由于充电座和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上的充电头存在位置差,外接件固定座会绕滑轴的轴线转动,弹片发生扭转,储存弹性势能;在充电结束后,外接件固定座在弹片的弹力下回归初始位置,方便下一次的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设备充电。
[n0048]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可消除旋转误差,在每次充电结束后使充电头复位回初始位置。
[n0049]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接件固定座400和弹片300分别对应设置在滑轴200轴线的相对两侧;复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叉500,固定叉500的柄端与外接件固定座400固定连接,固定叉500的叉端与弹片300插接。具体的,沿滑轴200的轴线方向,柄端与外接件固定座400依次设置,柄端固定在外接件固定座400的端面,当外接件固定座400受外力作用绕滑轴轴线转动时,固定叉500的柄端也绕滑轴200的轴线转动,叉端也绕滑轴200的轴线转动,带动弹片300的自由端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当外力消失后,弹片300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带动外接件固定座400复位至初始位置。
[n0050] 弹片为矩形片状,在图3、图4、图5中沿滑轴的轴线方向设置,为了便于获取到弹片的弹力,弹片的弯折方向与滑轴的轴线方向始终保持异面。弹片的上端通过螺栓与骨架连接固定,下端与固定叉插接。需要说明的是,弹片300的材料可以为弹簧钢,可以是65Mn,也可以是其他有弹性的金属结构。弹片300的原始状态为平片,在外力作用时可以产生折弯或扭曲,外力消除可自行恢复至展平状态。
[n0051] 固定叉500的叉端包括两个叉片,弹片300的自由端滑动插设在两个叉片之间。具体的,两个叉片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弹片300的厚度,沿滑轴200的轴线方向,自由端和叉片之间可相对移动。固定叉的叉端还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只要在叉端沿滑轴轴线方向开设有通孔可供弹片300的自由端滑动即可。
[n0052] 需要说明的是,外接件固定座400和弹片300分别对应设置在滑轴200轴线的相对两侧,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对,而是相对意义上的相对,只要保证外接件固定座400和弹片300的运动不会影响到滑轴200的正常工作即可。
[n0053]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骨架100为框架的结构,不仅包括与滑轴连接固定的顶部,还包括沿滑轴的轴线方向设置的中部。弹片、骨架的中部、滑轴和外接件固定座依次设置。具体的,骨架100设在弹片300和滑轴200之间的部分开设有用于限制固定叉500摆动幅度的开口,固定叉500穿设在开口。骨架100设在弹片300和滑轴200之间的中部为板状,将弹片和滑轴、外接件固定座分隔开。开口为贯穿的矩形通口,如图4所示,固定叉500穿设在开口,两端分别从开口的两端伸出,其中柄端向滑轴200方向伸出与外接件固定座400固定连接,叉端向弹片300方向伸出与弹片300插接;矩形的宽度限制固定叉的摆动幅度,矩形的宽度依据具体的场景设定。
[n0054] 复位机构通过旋转自适应、复位的工作过程如下:
[n0055] 如图6图7所示,外接件固定座初始位置处于图6中的b和图7中的b状态,在楔形结构的充电头与充电座接触过程中,由于角度误差的存在,接触过程结束后,外接件固定座便处于图6中的a、图7中的a或图6中的c、图7中的c状态。由于外接件固定座限制了复位弹片的自由端,此时弹片产生对应弹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充电过程结束后,楔形的充电头与充电座分离过程中,由于弹性势能的存在,外接件固定座便恢复至图图6中的b和图7中的b初始位置。
[n0056] 上面已经介绍了复位机构通过弹片实现旋转自适应、复位的内容,接下来介绍复位机构如何实现直线自适应、复位的内容。
[n0057] 在本实施例中,沿所述滑轴的轴线方向,外接件固定座与滑轴滑动连接,复位机构还包括压缩弹簧600;压缩弹簧600套设在滑轴200,压缩弹簧600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紧在外接件固定座。具体的,外接件固定座可沿滑轴的轴线向靠近压缩弹簧600的方向滑动以使压缩弹簧600具有弹性势能。当外接件固定座在外力的作用下偏离初始位置靠近压缩弹簧600时,压缩弹簧600具有弹性势能;当外力消失时,压缩弹簧600的弹性势能释放,外接件固定座回归到初始位置。
[n0058] 需要说明的是,压缩弹簧600的一端固定并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动,而是抵接在一个固定的结构件上,以保持压缩弹簧600的一端固定,通过另一端受到的外力时使压缩弹簧600逐渐压缩产生弹性势能。
[n0059] 需要说明的是,抵紧即压缩弹簧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即外接件固定座处于初始位置时,压缩弹簧就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
[n0060] 复位机构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滑轴200且与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固定的第一轴承210,沿滑轴的轴线方向,第一轴承210设在压缩弹簧600与外接件固定座400之间,外接件固定座400通过第一轴承210与压缩弹簧600抵紧连接。具体的,第一轴承210与外接件固定座400刚性固定连接,固定叉500插接固定在第一轴承210与外接件固定座400之间,三者相对静止。当外接件固定座400受外力作用产生轴向位移或旋转位移时,第一轴承210会随之在滑轴200上滑动或旋转。当外接件固定座在外力下朝靠近或远离压缩弹簧600的方向移动时,由于外接件固定座所受到外力的方向可能比较复杂,需要引导外接件固定座沿滑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轴承210作用包括引导外接件固定座400沿滑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减少与滑轴的摩擦力的作用。
[n0061] 复位机构还包括与滑轴200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座110,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压缩弹簧600设在第一固定座110和第一轴承210之间,第一固定座110与压缩弹簧600抵接固定。
[n0062] 可选的,复位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610,沿滑轴的轴线方向,拉伸弹簧与压缩弹簧均位于外接固定座的同一侧,当外接固定座处于初始位置时,拉伸弹簧给与外接固定座的拉力大于压缩弹簧给与外接固定座的推力。拉伸弹簧的安装位置有多种形式,示例性的,拉伸弹簧610一端与骨架10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第一轴承210连接固定,拉伸弹簧610的拉力方向与压缩弹簧600的推力方向相反。当骨架立设,外接固定座处于初始位置时,拉伸弹簧610的拉力等于压缩弹簧600的推力与第一轴承210的重力之和。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轴承210处于受力平衡状态,保持在初始位置。
[n0063] 拉伸弹簧不仅可以安装在第一轴承,还可以安装在其他的位置,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复位机构还包括复位轴承220,复位轴承220滑动套设在滑轴200,沿滑轴200的轴线方向,压缩弹簧600、第一轴承210和复位轴承220依次设置;拉伸弹簧610一端与骨架10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复位轴承220连接固定。具体的,沿滑轴的轴线方向,第一固定座110、压缩弹簧600、第一轴承210、固定叉500和复位轴承220依次设置。第一轴承210的截面为T形,第一轴承具有圆形的第一头部和筒状的第一体部;复位轴承220的截面为T形,复位轴承具有圆形的第二头部和筒状的第二体部;第一体部和第二体部相邻设置。当外接件固定座处于初始位置,第一体部和第二体部抵接。
[n0064] 复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在骨架100的限位件120,限位件120将滑轴200分隔为供第一轴承210滑动的第一区间和供复位轴承220滑动的第二区间。限位件120为条形钢,条形刚具有平面,滑轴的轴线与条形刚的平面垂直。固条形刚的平面为零位限位线,以将滑轴200分隔为供第一轴承210滑动的第一区间和供复位轴承220滑动的第二区间。如图8所示,图8中的a为外接件固定座处于初始状态下复位机构的主视图,图8中的b为外接件固定座处于初始状态下复位机构的侧视图,当外接件固定座处于初始位置时,拉伸弹簧610的拉力可能大于压缩弹簧600的弹力、复位轴承220的重力与第一轴承210的重力之和,通过限位件的限位,可以限制复位轴承220始终处于零位限位线位置,不会推动第一轴承210向靠近压缩弹簧600的方向移动,以保持外接件固定座处于初始位置。
[n0065]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件120不与滑轴200接触,限位件120起到阻止复位轴承220进入第一区间的作用,但是不妨碍复位轴承220在第二区间的运动。
[n0066] 本实施例中,拉伸弹簧610有两个,两个拉伸弹簧610对称设置在滑轴200的相对两侧。需要说明的是,两个拉伸弹簧610分别设置在滑轴200的相对两侧,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相对,而是相对意义上的相对,只要两个拉伸弹簧610的合力可以提供足够的沿滑轴200方向的向上的拉力即可。
[n0067] 复位机构还包括与滑轴连接固定的第二固定座130,沿所述滑轴的轴线方向,限位件120、复位轴承220、第二固定座130依次设置。第二固定座130与限位件120一起形成供复位轴承220滑动的第二区间。
[n0068] 复位机构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滑轴200且与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固定的第二轴承230,第二轴承230设在外接件固定座400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具体的,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复位轴承220、第二固定座130和第二轴承230依次设置。第二轴承截面230为T形,包括第三头部和第三体部。外接件固定座400为倒设的凹形,开口朝向滑轴,第二固定座与开口相对,沿滑轴的轴线方向,外接件固定座400的一个侧壁与第一轴承210固定连接,中部用于连接外接件,外接件固定座400的另一个侧壁与第二轴承230固定连接。当外接件固定座400受到外力时,第二轴承230引导外接件固定座400沿滑轴200的轴线滑动,且可绕滑轴200的轴线转动。
[n0069] 如图9所示,图9中的a为复位轴承处于下行限位线时复位机构的主视图,图9中的b为复位轴承处于下行限位线时复位机构的侧视图,外接件固定座40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二固定座130滑动时,第一轴承的第一体部与复位轴承的第二体部抵接,推动第二轴承靠近第二固定座130滑动;限位件限制第一轴承的滑动位置,当第一轴承与限位件抵接,复位轴承向靠近第二固定座130滑动的力消失,此时,复位轴承的第二头部与第二固定座130抵接。复位轴承的第二头部与第二固定座130抵接的位置为下行限位线。
[n0070] 如图10所示,图10中的a为第二轴承处于上行限位线时复位机构的主视图,图10中的b为第二轴承处于上行限位线时复位机构的侧视图,外接件固定座400在外力的作用下向靠近第一固定座110滑动时,第一轴承的第一体部与复位轴承的第二体部分离;第二轴承的第三体部与第二固定座抵接,外接件固定座400无法再继续靠近第一固定座110滑动,第二轴承的第三头部与第二固定座130抵接的位置为上行限位线。
[n0071] 当外接件被移除后,在压缩弹簧600的弹力作用下,第二轴承230、第一轴承210和外接件固定座400均复位至零位限位线位置。
[n0072]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头以及上述复位机构,充电头安装在复位机构的外接件固定座400。
[n007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不仅限于在充电装置上使用,类似的此类需要校准、定位、复位的场合都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复位机构适用的场合。
[n0074]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3)
[0001] 1.一种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100)、滑轴(200)、弹片(300)和外接件固定座(400);
所述滑轴(200)固定连接在所述骨架(100);沿所述滑轴(200)的轴线方向,所述弹片(300)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所述骨架(100),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
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与所述滑轴(200)转动连接,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可绕所述滑轴(200)的轴线转动带动所述弹片(300)发生弹性形变。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和所述弹片(300)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滑轴(200)轴线的相对两侧;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叉(500),所述固定叉(500)的柄端与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固定,所述固定叉(500)的叉端与所述弹片(300)插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叉(500)的叉端包括两个叉片,所述弹片(300)的所述自由端滑动插设在两个所述叉片之间。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00)设在所述弹片(300)和所述滑轴(200)之间的部分开设有开口,所述固定叉(500)穿设在所述开口。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滑轴的轴线方向,所述外接件固定座与所述滑轴滑动连接;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滑轴(200)的压缩弹簧(600),所述压缩弹簧(600)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抵紧在所述外接件固定座。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轴(200)且与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固定的第一轴承(210),沿所述滑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轴承(210)设在所述压缩弹簧(600)与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之间,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通过所述第一轴承(210)与所述压缩弹簧(600)抵紧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滑轴(200)连接固定的第一固定座(110);沿所述滑轴的轴线方向,所述压缩弹簧(600)设在所述第一轴承(210)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10)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座(110)与所述压缩弹簧(600)抵接固定。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拉伸弹簧(610)和复位轴承(220);
所述复位轴承(220)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轴(200);沿所述滑轴(200)的轴线方向,所述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复位轴承依次设置;
所述拉伸弹簧(610)一端与所述骨架(100)连接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复位轴承(220)连接固定。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骨架(100)的限位件(120),所述限位件(120)将所述滑轴(200)分隔为供所述第一轴承(210)滑动的第一区间和供所述复位轴承(220)滑动的第二区间。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610)有两个,两个所述拉伸弹簧(610)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轴(200)的相对两侧。
[001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第二固定座(130),所述第二固定座(130)与所述滑轴(200)连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座(130)与所述限位件(120)一起形成供所述复位轴承(220)滑动的第二区间。
[0012]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还包括滑动套设在所述滑轴(200)且与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连接固定的第二轴承(230),所述第二轴承(230)设在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远离所述压缩弹簧的一侧。
[0013] 13.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头以及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复位机构,所述充电头安装在所述复位机构的所述外接件固定座(400)。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2427793C|2011-07-19|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dual rack mate assist
CN214337589U|2021-10-01|一种复位机构及充电装置
CN205534967U|2016-08-31|手持云台、拍摄设备及其连接座以及定位结构
US5165297A|1992-11-24|Remote controlled micromanipulator
AU6546200A|2001-04-26|Fastening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two parts
CA2085295C|2001-05-15|Electrical connector portion suitable for fixing in floating manner on a support member
US5909941A|1999-06-08|Passive multiple remote center compliance device
EP0606151B1|1997-03-05|Connector using lever action
CN110675759B|2021-11-02|可立式oled显示设备
CA1298894C|1992-04-14|Connector locking device
CN211597618U|2020-09-29|一种支撑机构及建筑机器人
CN210686762U|2020-06-05|一种联锁机构
US20110205692A1|2011-08-25|Hinge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733435A1|2020-11-04|Locking mechanism for use in battery pack, lock assembly, quick-swap support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7738082B|2019-12-10|治具
US10074934B1|2018-09-11|Connector assembly
US10191225B2|2019-01-29|Optical connector
CN210476790U|2020-05-08|组装工具
JPH0899230A|1996-04-16|圧縮コイルばねの整列運搬具
CN212080663U|2020-12-04|摄像机系统以及安装装置
US5466163A|1995-11-14|Umbilical mechanism
CN211993029U|2020-11-24|一种辅助翻转装置及翻转设备
CN211352411U|2020-08-25|耳机盒
CN212553845U|2021-02-19|一种可装备于中小型移动平台的多自由度机械臂
CN212614065U|2021-02-26|一种建筑施工用围栏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84354.9U|CN214337589U|2020-12-18|2020-12-18|一种复位机构及充电装置|CN202023084354.9U| CN214337589U|2020-12-18|2020-12-18|一种复位机构及充电装置|
[返回顶部]